北京,2 月 2 日(路透社)——官方媒體週四稱,中國是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中國將在南極洲建立地面站以支持其海洋監測衛星網絡。
中國為支持越來越多的衛星和外層空間雄心而建立的全球地面站網絡引起了一些國家的擔憂,擔心它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中國拒絕接受這一建議。
2020年,曾為中國航天器飛行和傳輸數據提供地面站的瑞典國有航天公司,因地緣政治“變化”,拒絕與中國續簽合同或接受新的中國業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 4395 萬元人民幣(653 萬美元)的投標中標後,將在中山研究基地建設站點,這是中國在南極洲的兩個永久性研究站之一,國有控股的中國航天新聞網報導。
最新更新
查看另外 2 個故事
報告中沒有提供該項目的技術細節,但中國航天新聞刊登了兩張藝術家渲染圖,顯示了位於印度洋以南南極洲東部普里茲灣的中山的四個地面站。
據中國航天新聞報導,該項目是旨在建設中國海洋經濟並使中國成為海洋強國的更廣泛舉措的一部分。
儘管中國保證該站的目標是和平的太空觀測和航天器任務,但中國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建造的地面站引發了對其用途的擔憂。
去年,一艘中國軍用測量船停靠在斯里蘭卡中國建造的漢班托塔港,這引起了鄰國的強烈反對,分析人士稱,這艘測量船負責監測衛星、火箭和導彈的發射 印度 擔心潛在的間諜活動。
中國在 10 月推出了其三個模塊中的最後一個 空間站,成為繼美國宇航局領導的國際空間站之後第二個在近地軌道上永久居住的前哨基地。
Ryan Woo 報導; 尼克·麥克菲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