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CRU

北京,2 月 2 日(路透社)——官方媒體週四稱,中國是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中國將在南極洲建立地面站以支持其海洋監測衛星網絡。

中國為支持越來越多的衛星和外層空間雄心而建立的全球地面站網絡引起了一些國家的擔憂,擔心它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中國拒絕接受這一建議。

2020年,曾為中國航天器飛行和傳輸數據提供地面站的瑞典國有航天公司,因地緣政治“變化”,拒絕與中國續簽合同或接受新的中國業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 4395 萬元人民幣(653 萬美元)的投標中標後,將在中山研究基地建設站點,這是中國在南極洲的兩個永久性研究站之一,國有控股的中國航天新聞網報導。

最新更新

查看另外 2 個故事

報告中沒有提供該項目的技術細節,但中國航天新聞刊登了兩張藝術家渲染圖,顯示了位於印度洋以南南極洲東部普里茲灣的中山的四個地面站。

據中國航天新聞報導,該項目是旨在建設中國海洋經濟並使中國成為海洋強國的更廣泛舉措的一部分。

儘管中國保證該站的目標是和平的太空觀測和航天器任務,但中國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建造的地面站引發了對其用途的擔憂。

去年,一艘中國軍用測量船停靠在斯里蘭卡中國建造的漢班托塔港,這引起了鄰國的強烈反對,分析人士稱,這艘測量船負責監測衛星、火箭和導彈的發射 印度 擔心潛在的間諜活動。

中國在 10 月推出了其三個模塊中的最後一個 空間站,成為繼美國宇航局領導的國際空間站之後第二個在近地軌道上永久居住的前哨基地。

Ryan Woo 報導; 尼克·麥克菲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6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路透澳大利亞朗塞斯頓 2 月 2 日 – 亞洲原油進口量在 1 月份創下歷史新高,但這種增長並非由中國推動,全球最大的買家實際上出現了下滑。

根據 Refinitiv Oil Research 編制的數據,亞洲的總進口量為每天 2,913 萬桶 (bpd),比 12 月的 2,622 萬桶/日增長 11.1%,超過了 11 月創下的 2,910 萬桶/日的歷史新高。

最近的市場敘述大多是中國從 COVID-19 封鎖中重新開放將如何推高原油需求,但數據顯示這個故事尚未在現實中發揮作用。

中國 1 月份的進口評估值為 1098 萬桶/日,低於 12 月的 1137 萬桶/日和 11 月的 1142 萬桶/日。

相對較小的跌幅可能與農曆新年假期提早有關,今年 1 月份整體下跌。

這可能導致一些貨物提前到 12 月,有些則推遲到 2 月。

然而,中國原油進口的總體信息是,雖然它們很穩固,但尚未像看漲的中國經濟敘事所預期的那樣加速。

最新更新

查看另外 2 個故事

這並不奇怪,因為實物需求往往滯後於市場情緒,因為貨物是提前幾個月安排的。

這意味著中國原油進口的任何加速都可能只會從 3 月開始,即使到那時還有其他幾個因素需要考慮。

首先是農曆新年對旅行的推動以及由此帶來的燃料需求是否會持續,或者說假期已經過去,中國大部分人口是否繼續宅在家裡。

COVID-19 在中國的一個影響因素很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消退,就像在其他已完全重新開放的國家一樣,但燃料需求恢復並超過大流行前水平的速度仍不確定。

燃料出口

另一個因素是原油價格以及中國庫存與其成品油出口之間的相互作用。

隨著北京向煉油廠授予出口配額,中國增加了柴油和汽油等燃料的出口,此舉提振了經濟活動和煉油廠的盈利能力,因為它們可以從亞洲目前可獲得的燃料的高利潤率中分得一杯羹。

只要中國能夠以足夠低的價格獲得原油以吸引燃料出口,煉油廠很可能會繼續尋求產品出貨量最大化。

中國越來越多地轉向俄羅斯原油,在西方國家因去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實施的製裁和其他措施而停止購買後,莫斯科尋求為其石油尋找新市場,俄羅斯原油以大幅折扣出售。 .

根據 Refinitiv 的數據,中國 1 月份從俄羅斯進口 203 萬桶/日,高於 12 月份的 152 萬桶/日。

這使得俄羅斯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供應國,每天從該國進口 177 萬桶石油。

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歐佩克+集團的兩個重量級人物就為爭奪中國最大供應商的位置而打了雙打。

原油市場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鑑於俄羅斯石油現在基本上與世界體系脫節,中國增加從俄羅斯的進口是否會對布倫特原油等全球基準價格產生影響。

在市場觀望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和北京的刺激措施是否真的會轉化為更高的進口的同時,值得關注的是亞洲哪些地方表現強勁。

印度紀錄

印度是該地區第二大進口國,1 月份的進口量創下 529 萬桶/日的歷史新高,高於 12 月份的 478 萬桶/日。

數據顯示,俄羅斯保持其最大供應國的地位,1 月進口量為 133 萬桶/日,高於 12 月的 119 萬桶/日。

在烏克蘭戰爭之前,俄羅斯是印度的次要供應國,但俄羅斯西部港口的廉價石油(過去主要運往歐洲煉油廠)的供應讓印度增加了進口。

其他主要亞洲石油買家 1 月份也有所增長,韓國進口 311 萬桶/日,高於 12 月的 285 萬桶/日,而新加坡進口 165 萬桶/日,高於 91 萬桶/日。

日本是個例外,1 月進口量從 12 月的 296 萬桶/日降至 283 萬桶/日。

問題是,在有跡象表明利率上升開始對消費者支出以及日本和韓國等依賴出口的經濟體產生一定影響的情況下,亞洲的原油進口量是否會維持在高水平。

克萊德·羅素; 克里斯托弗·庫欣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表達的意見是作者的意見。 它們不反映路透社的觀點,根據信任原則,路透社致力於誠信、獨立和無偏見。

湯森路透

Clyde Russell 是路透社的亞洲商品和能源專欄作家。 33 年來,他一直是一名記者和編輯,涵蓋了從非洲戰爭到資源繁榮及其當前鬥爭的方方面面。 他出生於格拉斯哥,曾在約翰內斯堡、悉尼和新加坡居住,現在往返於塔斯馬尼亞和亞洲。 他撰寫有關商品和能源市場趨勢的文章,尤其關注中國。 在 1996 年成為財經記者之前,克萊德曾為法新社報導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其他非洲熱點地區的內戰。

0 評論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路透新加坡 1 月 30 日 – 油價週一在亞洲早盤上漲,受伊朗無人機襲擊後中東局勢緊張以及北京方面週末承諾促進消費復甦以支撐燃料需求的支撐。

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115,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 54 美分或 0.6% 至每桶 87.20 美元,而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格為每桶 80.22 美元,上漲 54 美分或 0.7%。

以色列似乎一夜之間落後了 無人機攻擊 一名美國官員周日表示,在伊朗的一家軍工廠。

新加坡 8VantEdge 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Stefano Grasso 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伊朗正在發生什麼,但那裡的任何升級都有可能擾亂原油流動。”

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和以俄羅斯為首的盟友統稱為 OPEC+ 的部長們不太可能調整目前的 石油產量政策 當他們在 2 月 1 日虛擬見面時。

仍然有上升的跡象 原油出口 2 月初來自俄羅斯波羅的海港口的原油導致布倫特原油和 WTI 上週錄得三週來的首次週線下跌。

星期六, 中國內閣 據中央電視台報導,中國政府表示,這將促進作為經濟主要驅動力的消費復甦,並提振進口。

“我們在供應方有俄羅斯,在需求方有中國。兩者每天都可以高於或低於預期超過 100 萬桶,”曾在意大利埃尼公司擔任石油交易員的格拉索說。

“中國從 COVID 零增長的速度似乎讓市場感到驚訝,而俄羅斯儘管受到製裁,但出口量的彈性令人驚訝。”

中國在農曆新年假期後於本週恢復營業。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援引交通運輸部的數據稱,節前出行的旅客人數高於過去兩年的水平,但仍低於 2019 年的水平。

花旗報告稱:“總體國際客運量復甦仍然是漸進的,達到 2019 年水平的高個位數到低雙位數,我們預計出境旅行團旅遊在 2 月 6 日恢復時會進一步復甦。”

Florence Tan 的報導; Muralikumar Anantharaman 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美國原油庫存增幅低於預期
  • 經濟放緩擔憂拖累大盤
  • 美國 1 月商業活動收縮
  • OPEC+ 不太可能在 2 月 1 日的會議上調整石油政策

路透班加羅爾 1 月 25 日 – 政府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增幅低於預期,抵消了周二疲軟的經濟數據,週三油價小幅上漲。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11 點 16 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1616 點),布倫特原油上漲 9 美分或 0.1%,至每桶 86.22 美元,前一交易日下跌 2.3%。 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上漲 39 美分,或 0.5%,至每桶 80.52 美元,週二下跌 1.8%。

美國原油庫存 (USOILC=ECI) 美國能源信息署 (EIA) 週三表示,上周原油庫存增加 53.3 萬桶,達到 4.485 億桶。 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預計增加 100 萬桶。

Price Futures Group 分析師 Phil Flynn 表示:“市場認為該報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支撐作用。”

“如果我們看看原油,庫存增幅遠低於預期,這引發了人們對供應緊張的擔憂。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備用供應,因為戰略石油儲備已經大量動用。”

原油價格在 2023 年上漲,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本周自 12 月初以來首次突破每桶 89 美元,原因是中國結束了對 COVID-19 的控制,並希望美國加息 很快就會減少.

市場消息人士援引美國石油協會的數據稱,週二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稱,美國原油庫存在截至 1 月 20 日的一周內增加了約 340 萬桶,這在周三早些時候打壓了價格。

正如周二公佈的數據顯示,週三更廣泛的金融市場也走弱 美國商業活動收縮 一月份連續第七個月,引發了人們對經濟放緩的擔憂。

在供應方面的其他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及其盟友(稱為 OPEC+)的產量應保持穩定。

歐佩克+小組可能會認可 歐佩克+消息人士周二表示,該組織在 2 月 1 日會議上的當前政策。 由於經濟前景疲軟,歐佩克+在 10 月份決定從 11 月到 2023 年每天減產 200 萬桶。

Shariq Khan 的報導; Alex Lawler、Yuka Obayashi 和 Muyu Xu 的補充報導; 由 Kim Coghill、Jason Neely、Sharon Singleton 和 Alexander Smith 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路透 1 月 24 日 – 原油價格週二在亞洲交易時段小幅走高,因寄希望於最大進口國中國的燃料需求復蘇,儘管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限制了漲幅。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715 布倫特原油下跌 7 美分至每桶 88.12 美元,此前上漲至盤中高點 88.36 美元。 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 (WTI) 原油上漲 5 美分至 81.67 美元,此前曾攀升至 81.88 美元。

高盛分析師表示,原油、精煉石油產品、液化天然氣和大豆等大宗商品將受益於中國需求的反彈。

實物市場的原油價格在年初開始上漲,因為中國不再受到疫情控制的抑制,出現了更多購買的跡象,而且交易商擔心對俄羅斯的製裁可能會收緊供應。

“此外,徘徊在數月低點附近的美元正在支撐油價,”獨立石油市場專家 Sugandha Sachdeva 表示。

隨著交易員繼續評估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和美聯儲政策的路徑,美元兌歐元匯率徘徊在九個月低點附近,兌日元匯率回吐近期漲幅。

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對使用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便宜。

OANDA 分析師愛德華莫亞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美國,“經濟仍有可能逆轉,一些能源交易商仍對中國原油需求本季度反彈的速度持懷疑態度。”

對產品的需求提升了石油市場和煉油利潤率。 代表煉油利潤率的 3-2-1 裂解價差週一升至每桶 42.18 美元,為 10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投資者有 堆積起來 由於對全球商業周期低迷的擔憂有所緩解,投資者以兩年多以來最快的速度買入石油期貨和期權,儘管週二公佈的 PMI 閃現數據預計將顯示收縮。

本週,交易員正在關注更多商業數據,這些數據可能表明財報季期間全球經濟的健康狀況。

在庫存方面,路透社週一的初步調查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預計將增加,而餾分油庫存預計將下降。

該民意調查是在美國石油協會和美國能源部統計部門能源信息署將於美國東部時間週二下午 4 點 30 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2130 點)發布報告之前進行的。週三上午 30 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1530)。

Mohi Narayan 在 New Dehi 和 Laura Sanicola 的報導; Bradley Perrett、Stephen Coates 和 Kim Coghill 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歐佩克預計2023年中國石油需求將增長
  • 美聯儲看到通脹壓力降溫的跡象
  • 美元連續第二週下跌

路透 1 月 20 日 – 油價週五料連續第二週上漲,主要受中國經濟前景轉好提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燃料需求推動。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655 時,3 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 26 美分或 0.3% 至每桶 86.42 美元,而美國原油上漲 43 美分至每桶 80.76 美元,上漲 0.5%。

週四收盤均上漲 1%,接近 12 月 1 日以來的最高收盤水平。

中國11月石油需求 聯合組織數據倡議週四顯示,該數據攀升至 2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石油輸出國組織週二表示,由於中國放鬆對 COVID-19 的限制並推動全球增長,中國石油需求今年將出現反彈。

油價也受到美國央行將很快結束緊縮週期的希望的支撐。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約翰威廉姆斯說 週四,美國中央銀行看到通脹壓力從高位降溫的跡象。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需要更多的原油。石油市場一直因全球經濟衰退擔憂而下跌,但仍有跡象表明它可以在更長時間內保持緊張狀態,”OANDA 高級市場分析師愛德華莫亞表示。

美元指數走軟也為價格提供了支撐,該指數有望連續第二週下跌。 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對外國買家來說更便宜。

CMC Markets 分析師 Tina Teng 表示:“由於圍繞中國和美國的樂觀情緒,石油交易商現在可能逢低買入。”

根據路透社調查中的大多數經濟學家, 美聯儲將結束 在接下來的兩次政策會議上每次加息 25 個基點後,其緊縮週期可能會至少在今年剩餘時間內保持利率不變。

許多其他美聯儲官員表示支持放慢加息步伐。

中國經濟的反彈和俄羅斯石油行業在製裁下的掙扎可能 收緊能源市場 國際能源署 (IEA) 負責人法提赫·比羅爾 (Fatih Birol) 週四表示,到 2023 年。

Sudarshan Varadhan 的報導; Arathy Somasekhar 的補充報導; 肯尼斯·麥克斯韋和金·科希爾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東京,1 月 20 日(路透社)——隨著市場為農曆新年假期做準備,亞洲股市和原油週五上漲,因市場對中國取消嚴格的 COVID 限制措施後重新開放持樂觀態度。

與此同時,由於投資者權衡美聯儲進一步收緊政策的前景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的相關風險,美元從接近 5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小幅上漲,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

在日本央行不顧投資者進一步放鬆收益率曲線控制的壓力兩天后,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繼續低迷。

香港恆生 (.HSI) 升1.5%,內地藍籌股 (.滬深300) 堅固了 0.57%。

日本日經指數 (.N225) 在日元回落的幫助下上漲 0.56%。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 (.KS11) 上漲 0.63%,扭轉了早前的跌幅,與澳大利亞基準指數持平 (.AXJO) 小幅上漲 0.23%。

儘管隔夜華爾街遭遇拋售,但亞洲市場仍上漲,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 下跌 0.76%。 不過,E-Mini 期貨在開盤時出現小幅反彈,上漲 0.2%。

德國 DAX 期貨上漲 0.47%,富時期貨上漲 0.48%。

官方媒體週四晚間報導稱,在為期一周的農曆新年假期大量人口遷移之前,負責監督該國病毒應對工作的中國副總理孫春蘭表示,疫情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

市場情緒較華爾街時段有所改善,當時強勁的美國就業數據和央行官員的新鷹派言論加劇了投資者對美聯儲進一步收緊政策的擔憂。

每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低於預期,表明勞動力市場吃緊。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蘇珊·柯林斯表示,央行可能需要將利率提高至“略高於”5%,然後將利率維持在該水平,而美聯儲副主席萊爾·布雷納德表示,儘管近期通脹有所放緩,但仍處於高位,“政策將需要在一段時間內受到足夠的限制”。

IG 分析師 Tony Sycamore 表示,“通常可靠的美聯儲鴿派”布雷納德的這些評論尤其“加劇了對加息的擔憂”。

“勞動力市場有點太熱了,不能退縮,”Sycamore 補充道。

市場預計 6 月份的政策利率將略低於 5%,意味著額外緊縮幅度略高於 50 個基點。

“我認為市場已經向前發展,對加息週期接近尾聲充滿信心,而爭論——當然是在美國——是美聯儲是否會從第三季度開始降息,”美聯儲負責人克里斯韋斯頓說。 Pepperstone 的研究,在一份說明中寫道。 “美元仍然沉重(但)客戶並不相信,頭寸偏斜是為了美元反彈。”

衡量美元兌包括歐元和日元在內的六種貨幣的美元指數小幅上漲 0.14% 至 102.17,距離週三觸及的 7-1/2 個月低點 101.51 稍有距離。

基準 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隔夜從 9 月中旬以來的最低點 3.321% 反彈後約為 3.415%。

等量日本國債收益率下滑半個基點至 0.4%,自周三從日本央行 0.5% 的政策上限回落以來一直徘徊在該水平附近,當時央行沒有進一步調整其收益率曲線控制。

其他方面,原油價格繼續上漲。 3 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 30 美分,或 0.35%,至每桶 86.46 美元,而美國原油上漲 49 美分,至每桶 80.82 美元,上漲 0.6%。

凱文·巴克蘭報導; 由杰奎琳黃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路透香港 1 月 17 日 – 亞洲股市週二多數下滑,預計北京將公佈疲軟的第四季度經濟數據,儘管全球經濟接近衰退,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反彈的情緒依然樂觀。

MSCI 對日本以外亞太地區股票的衡量 (.MIAPJ0000PUS)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127 下跌 0.18%。

由於嚴格的 COVID 遏制措施,預計中國經濟第四季度將大幅放緩,將 2022 年的增長率拖至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之一,並加大政策制定者今年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

據路透社調查,週二公佈的數據預計將顯示 10 月至 12 月國內生產總值 (GDP) 同比增長 1.8%,不到第三季度 3.9% 增速的一半。 按季度計算,GDP 預計將有 簽約的 第四季度為 0.8%。

官方數據將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200 發布。

盛寶金融香港大中華區市場策略師 Redmond Wong 表示:“我認為投資者將仔細研究第四季度的 GDP 數據並關注 2023 年。” “據中國媒體報導,在發布 2023 年工作報告的 31 個省市中,超過一半的目標是 2023 年增長 5.5% 以上。”

香港恆生指數 (.HSI) 滬深300指數開盤下跌0.3% (.滬深300) 保持平穩。

日本日經225指數 (.N225) 隨著日本央行 (BOJ) 開始為期兩天的會議,該指數上漲 1.35%。 日本央行面臨壓力 改變其利率政策 最早在周三,在央行試圖為自己爭取喘息空間的嘗試適得其反之後,鼓勵債券投資者測試其決心。

美元漂移 週二跌至數月低點,而日元則徘徊在七個月高點附近,因為投資者對日本央行可能的政策轉變屏住呼吸。

澳大利亞 S&P/ASX 200 (.AXJO) 在周一觸及七個月高點後,週二上午持穩,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128 點僅下跌 0.01%。

歐股週一觸及近九個月高點,泛歐斯托克600指數 (.斯托克) 收盤上漲 0.5% 至 454.6 – 自 2022 年 4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 全球股市繼續在中國經濟反彈的希望以及美國和歐洲價格壓力緩解的希望刺激下繼續上漲。

美國市場週一因公眾假期休市。

澳新銀行分析師週二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2023 年初金融市場辯論的核心是通脹將以多快的速度消退,以及主要經濟體是否能夠避免硬著陸。”

“美國通脹下降令人鼓舞,儘管美中不足的是這種下降主要來自能源和商品價格,”報告稱。

它補充說:“美國的服務業通脹每年都在繼續上升,並且只要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不匹配持續存在,它就可能保持強勁。”

三分之二的私營和公共部門首席經濟學家 被調查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預計今年將出現全球衰退,約 18% 的人認為“極有可能”——是 2022 年 9 月進行的上一次調查的兩倍多。

美國原油下跌 1.35% 至每桶 78.78 美元,而布倫特原油下跌 0.41% 至每桶 84.11 美元,儘管由於中國放鬆對 COVID 的限制引發了對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需求復甦的希望,價格仍接近本月的最高水平。

現貨黃金下跌 0.15% 至每盎司 1915.18 美元。

Kane Wu香港報導; 傑米·弗里德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奧斯陸,1 月 16 日(路透社)——一名挪威海軍軍官週一否認在 2018 年他指揮的一艘軍艦與一艘油輪相撞並導致軍艦沉沒之前的疏忽。

武裝部隊在 2019 年的一份報告中估計,為丟失的 Helge Ingstad 護衛艦建造一艘替代品將耗資高達 130 億克朗(13 億美元)。

Ingstad 號和滿載的 Sola TS 原油運輸船在北海一個主要石油出口碼頭附近發生的清晨相撞事件也導致挪威部分石油生產停工。 油輪沒有洩漏。

Ingstad 的 137 名船員早些時候曾描述過半夜醒來,因為水湧入他們的船艙,警報響起,因為他們試圖挽救這艘船,但沒有成功,儘管他們只受了輕傷。

被告是當時英斯塔德號艦橋的負責軍官。

“他的行為有悖於良好的航海技術,”檢察官 Benedikte Hoegseth 在霍達蘭地區法院的開庭陳述中說。

該官員對疏忽表示不認罪。 他的律師克里斯蒂安·倫丁 (Christian Lundin) 說,他認為自己被單獨指責是不公平的。

倫丁告訴新聞機構 NTB:“他期待著案件的開始,並給出他對所發生事情的看法。”

兩艘船之間的通信記錄顯示,緩慢移動的 Sola 號多次要求速度更快的 Ingstad 號改變航向或面臨碰撞,但該請求被海軍艦艇拒絕,因為它擔心離岸太近。

一個調查碰撞的委員會後來表示,燈火通明的 Sola TS 可能很難從它出發的地方與附近的航站樓區分開來,這讓 Ingstad 的船員感到困惑。

油輪的一段視頻顯示,兩艘船相撞時火花四濺,在軍艦的一側撕裂出一道口子,後來作為廢金屬回收。 油輪只受到輕微損壞。

碰撞暴露了挪威海軍的安全漏洞,包括培訓和風險評估系統不足。 國防部隨後支付了 1000 萬克朗的罰款。

審判計劃持續到 3 月 10 日。

Terje Solsvik 和 Gwladys Fouche 的報導; 尼克·麥克菲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加坡,1 月 16 日(路透社)- 油價週一下跌,但對中國重新開放 COVID 限制將提振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的燃料需求的樂觀情緒使價格保持在上週價格飆升後達到的 2023 年高位附近。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525 布倫特原油下跌 64 美分或 0.8% 至每桶 84.64 美元,而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價格為每桶 79.30 美元,下跌 56 美分或 0.7%,因美國公共假期交投清淡。

這兩種合約上週均上漲超過 8%,為 10 月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這可能刺激了一些短期賣盤以鎖定上漲帶來的利潤。

ING 大宗商品策略主管 Warren Patterson 表示:“在經歷了上週的大幅波動之後,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獲利了結,”他補充說,交易量減少將使任何拋售看起來更加明顯。

週一價格繼續徘徊在 2023 年高點附近。 中國的 原油進口 12 月同比增長 4%,而本週末農曆新年假期旅行的預期復蘇正在使運輸燃料的前景更加光明。

澳新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放鬆 COVID-19 限制後,中國的交通水平繼續從歷史低點反彈,導致對原油和石油產品的需求增加。

內需回暖預計將下降40% 中國出口 貿易消息人士和分析師表示,1 月份成品油的數據來自 12 月份,以汽油為首。

ING 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雖然圍繞中國需求仍有很多樂觀情緒,但短期內石油市場供應仍然相對充足。”

伊朗石油出口 在 2022 年的最後兩個月創下新高,並且儘管受到美國製裁,但由於對中國和委內瑞拉的出貨量增加,2023 年開局強勁。

據追踪流量的公司稱,出口創下 2019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儘管存在諸如核計劃談判停滯以及來自打折的俄羅斯原油的競爭等不利因素,但還是出現了這種情況。

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國際能源署將於本週發布月度報告,投資者密切關注全球供需前景。

投資者也將關注關鍵 日本銀行 (日本央行) 本週召開會議,以確定是否會捍衛其超大規模刺激政策。

Florence Tan 和 Jeslyn Lerh 的報導; Christian Schmollinger 編輯

我們的標準: 湯森路透信託原則。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較新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