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 的首席執行官是半導體行業光刻設備的絕對主導供應商, 說 由於美國的製裁,中國最終將學會如何製造無法進口的半導體生產設備。
Peter Wennink 在 1 月 25 日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如果他們無法獲得這些機器,他們將自行開發。 這需要時間,但最終他們會到達那裡。”
他還說,“你越給他們壓力,他們就越有可能加倍努力。”
面對美國企圖扼殺其高科技產業,中國人自然會加倍努力。 他們可能已經有了。
但 ASML 的首席執行官暗示了更多的東西:制裁可能會導緻美國試圖阻止的事情的產生——一個獨立的中國半導體產業。
美國出口限制最主要的一類半導體生產設備是EUV(極紫外)光刻機,被ASML壟斷。 用該公司自己的話說,EUV 是“用於大批量製造,以創建最先進的微芯片(7 納米、5 納米和 3 納米節點)的高度複雜的基礎層。”
上一代DUV(Deep Ultra-Violet)光刻確實已經被中國代工廠使用 中芯國際 製造 7 納米芯片,而日本設備製造商尼康聲稱其最先進的 DUV 光刻系統 NSR-S635E 浸入式掃描儀可以“確保世界級的器件圖案化和最佳晶圓廠生產力,以完全滿足 5 納米節點及更高節點的要求。”
然而,舊技術效率低下且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實際上,7 納米是 DUV 光刻的極限。 台積電和三星實施的 5 納米和 3 納米工藝以及他們正在開發的 2 納米工藝都依賴於 EUV。
ASML 是一家總部位於荷蘭 Veldhoven 的荷蘭公司,但美國可以阻止其 EUV 光刻系統向中國出口,因為這些系統中使用的光源來自 ASML 於 2013 年收購的美國公司 Cymer。
荷蘭政府支持這一決定,ASML 也遵守了。
ASML 尚未向中國出售任何 EUV 光刻系統。 似乎不太可能,但也許無法證實中國是否間接獲得了一個或多個。
美國現在正在與荷蘭和日本協商(如果您願意,可以向其施加壓力)加入並幫助擴大其製裁範圍,以包括 DUV 光刻和用於支持它的設備。 據報導,協議可能會在幾天內宣布,儘管美國可能無法得到它所要求的一切。 這還不清楚。
據廣泛報導,如果禁止向中國出口 DUV 光刻系統,中國將無法生產當今使用的大部分半導體。 但這種情況並非如此。
相反,如果不開發自己的設備,中國將無法增加太多新的半導體產能。 如果沒有製造這些設備的公司的幫助,它也很難維護現在擁有的設備。
荷蘭和日本一直在抵制美國政府將它們拖入製裁制度的企圖,因為它們和美國公司一樣,損失慘重。 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東京電子最近約有 25% 的收入來自中國。
ASML 曝光率較低。 2022年,中國占其總收入的14%。 但EUV光刻佔46%,所以中國占剩下的26%。 EUV 系統比 DUV 和較舊的 i-line 系統貴得多。 ASML 在 2022 年售出的 345 台光刻機中,只有 40 台是 EUV。
ASML 的投資計劃目標是到 2025 年或 2026 年實現 90 台 EUV 系統年產能,這意味著即使對中國的銷售額為零,它也可能增加收入和利潤。 但零是最壞的情況。
同樣在 1 月 25 日,ASML 首席執行官 Wennink 在公司網站上發布的採訪中表示:
我們是商人。 我們不是政客。 我認為我們的荷蘭首相上周訪問華盛頓並與美國總統交談時發表了一些很好的評論。 實際上,他的評論摘要 [was that] 這是一個需要回答的多國問題。 這是幾個國家之間的問題。 不僅是荷蘭人和美國人,還有幾個國家。 並且還有多家公司涉及復雜的供應鏈。 上游和下游。 這是一個複雜的行業。 實際上 [as] 他說:“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 有很多利害關係,有很高的經濟利益。 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的解決方案。”
溫尼克在他的備忘錄中補充道:“任何對結果可能是什麼的進一步猜測都無濟於事。 我們只能等待政府和政界人士繼續對話,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考慮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發展出自己的獨立半導體製造能力。 5年? 十年? 更長? 很難說,但到本世紀末,中國幾乎肯定會取得很大進步。
中國裝備工業的基礎已經存在,但替代進口設備並準備以可接受的產量進行大規模生產並非易事。
行業協會 SEMI 已經確定了大約 80 家中國設備公司,這些公司從事包括光刻在內的各種半導體生產技術。
中國電子生產設備行業協會(CEPEA)等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擁有全球約5%的市場份額和15%的中國市場份額。 但他們都不是一流的全球供應商。
事實上,中國正試圖製造整個半導體製造供應鏈並製造所有類型的半導體。 在這方面,它正在追隨日本的腳步,嘗試並失敗,然後專注於它最擅長的領域。
在一個開放的自由貿易經濟體中,單打獨鬥代價高昂,毫無意義。 但當面臨不斷擴大的製裁時,這就成為一種必然。 對於初創企業——中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就是這樣——這可能是他們獲得經驗並達到在全球市場競爭所需的質量和規模的唯一機會。
制裁可能會加速中國競爭對手的發展,如果中國的 5G 電信、高速鐵路和太空計劃可以作為參考,這些競爭對手最終可能成為 ASML 和其他老牌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的強大競爭對手。
在 Twitter 上關注這位作者:@ScottFo83517667